嫦娥五号历经23天的探险,终于在12月17日凌晨,携带着采集到的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的着陆区域安全着陆了。并且在19日进行了嫦娥五号月壤的正式交接,共交接了月壤1731克。
这段时间网络上一直有在讨论我国是否会将月壤分享给美国,其实在嫦娥五号着陆的当天下午,在我国的新闻发布会上,便有路透社记者提问,问中国是否会把月球取样的样品分享给美国的NASA。那月壤它到底有啥作业,为什么我们要去月球采集,同时美方也渴望得到我们的祖国的分享。
其实通过探测器的观察能够正常的看到,月壤在月球表面的形态像是沙土一样,是因为月球没有大气、没有水、没有磁场保护,是直接暴露在太阳辐射和陨石的撞击之下的。在陨石的撞击下,那些矿物被破碎成粉末,这些粉末颗粒便形成了月壤。同时,这些粉末颗粒锐角因为是矿物破碎而成的,会十分锋利,而且因为太阳风注入到粉尘颗粒中,会改变矿物颗粒的电磁特征和光谱特征等,也就更不存在什么有机养分,当然也不能像地球土壤一样用来种菜了。
探究月球背面的岩石结构及月壤成分,我们大家可以获取到更古老的物质成分信息,这对我们了解月球的化学成分演化过程会有很大的帮助。
长期的太阳风会给月壤注入了大量的氦-3,这是一种有可能作为清洁、安全、高效的核聚变燃料,据推算发现,月壤中可能含有高达百万吨的氦-3,初步估计也是在地球含量的百万倍级以上了。可能这样并没有太大的概念,举个例子,我国每年的所需用电都会耗费大量的资源,其消耗的资源换算成煤的线亿吨煤,但是如果用氦-3聚变能的线吨就足够我国一年的发电量了。
除此之外,由于月壤一直受到太阳的辐射,太阳的物质也会随着太阳风注入到月壤颗粒。因此,我们大家可以通过提取月壤颗粒,来分析研究注入的太阳物质,并且完整的月壤剖面,记录了30多亿年来太阳辐射的历史,这对我们研究太阳也有很大的帮助。
至于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球样品,大部分将会存储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另一部分将作为灾备存储,存储在湖南韶山,至于是如何分配的,目前也只是有了初步的计划,不过能确定的是绝大部分样品会用于科学研究,研究月壤的结构、特性、成分、矿物特点和地质演化等等。其次会有一部分样品存入国家博物馆,将有可能向公众展示。
最后,国家也表示会按照《外空条约》来执行,与各国志同道合的机构和科学家共享月球样品,甚至不排除未来可能会按照国际惯例,将样品作为国礼赠出。但会不会与美方分享,我国的回答是取决于美国的政策,毕竟早在2011年,美国就通过了所谓的“沃尔夫条款”,限制了美国NASA、科学委员会等机构与中国航天往来合作。